中古制造旗舰店

home
about us
show off
AGGREGATION
INSURANCE
CONTACT US

杜经理  175-3135-7688

欢迎拨打服务热线,让我们为您服务!

 • 当前位置:
使用介绍  news
通信机房走线架的安装规范,你要注意了!
来源: | 作者:小轩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30 | 13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通信机房走线架作为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支撑结构,其本质是一种模块化金属框架系统,

主要用于承载、管理和保护各类通信线缆(如光纤、双绞线、同轴线等)。在现代化机房中,

走线架不仅承担着物理支撑功能,更是实现线缆有序敷设、散热优化、维护便捷的关键基础设施。

其典型结构由主梁、横撑、吊挂件等组件构成,通过标准化设计可适应不同机房的空间布局需求。

根据行业标准YD/T 5131-2005《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,

走线架需具备承重强度高、阻燃耐腐蚀、可扩展性强等特性,并需与机柜、配线架等设备形成有机整体。

规范化的走线架安装能有效避免线缆缠绕、信号干扰等问题,为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物理层保障。

在通信机房走线架的安装过程中,吊顶安装、机柜支撑安装和地面支撑安装是三种主流方式,

每种方式均需遵循相对应的规范以确保系统可靠性。

1. 吊顶安装
适用于层高充足(建议≥3.5米)且需隐藏线缆的场景。施工时需先确认天花板承重能力(≥80kg/m²),

使用膨胀螺栓固定主梁至钢结构或混凝土顶面,间距不超过1.5米。横撑采用可调式吊杆连接,

确保与主梁垂直度偏差<2°。需注意避让消防管道、空调风管等设施,并预留检修通道。

此方式优势在于节省地面空间,但需定期检查吊杆防锈涂层及连接件松动情况。

2. 机柜支撑安装
适用于高密度机柜布局的机房。安装时需在机柜顶部焊接L型支架或使用专用连接件,

走线架主梁与机柜顶盖平行安装,跨距不宜超过2米。相邻机柜间的走线架需通过接地铜带实现等电位连接,

避免电磁干扰。关键要求包括:机柜垂直度偏差≤3mm/m,走线架与机柜接触面需加装防震胶垫。

此方式便于机柜与走线架同步维护,但需确保机柜安装强度达标。

3. 地面支撑安装
常见于无吊顶或重型线缆敷设场景。采用镀锌钢立柱作为支撑基础,立柱底部通过化学锚栓固定于地面,

间距根据走线架负载计算确定(一般1.2-1.8米)。立柱需使用水平仪校准,垂直度偏差≤1.5mm/m。

走线架主梁与立柱间采用防松螺栓连接,重型区域需增加斜撑加固。此方式承重性能优异(单层承重可达300kg/m),

但需注意立柱防雷接地处理,并避免阻挡机房冷通道。

每种安装方式均需严格遵循《通信机房基础设施设计规范》GB 50174-2017的相关条款,

施工前应进行荷载计算和抗震评估,确保与机房整体结构兼容。

铝合金走线架安装示意图

走线架安装完成后,需通过三维度检查确保系统可靠性:首先进行水平校准,使用激光水平仪检测主梁整体水平度,

偏差需控制在±2mm/m以内,横撑间距误差不超过±5mm;其次测试稳固性,通过施加50kg静载(模拟线缆重量)观察结构变形,

持续24小时后无永久性形变为合格,同时检查所有螺栓扭矩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(如M10螺栓需达40-50N·m);最后评估环境适配性

包括走线架与机柜间距(≥0.8m便于维护)、与强电线路的安全距离(≥30cm)、以及消防喷淋头与线缆的垂直距离(≥0.5m)。

此外,需重点检查接地电阻值(≤4Ω)和防雷连接点导通性,确保符合YD/T 5131-2005标准。所有检测数据应记录在《走线架安装验收报告》中,

作为机房基础设施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通信机房走线架的规范化安装是保障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环节。

通过科学选择吊顶、机柜支撑或地面支撑等安装方式,并严格执行水平校准、稳固性测试及环境适配性检查,可显著提升线缆管理效率与设备可靠性。

实践表明,符合GB 50174-2017标准的走线架系统能有效降低信号干扰风险,延长线缆使用寿命,

同时为机房扩容和维护提供便利。未来随着5G及边缘计算技术的普及,模块化、智能化的走线架设计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

而当前建立的标准化安装流程与验收体系,将为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奠定坚实基础